2019,怀旧这件小事

年,尔康被收藏进表情包库,洪世贤的经典语录翻红,何书桓成了“渣男”,刘星变身金句大王,各类童年小卖部成了网红店,就连康辉的发型也被推上热搜,90后“考古挖掘”当年的流行文化,不断成为新的网络热点。有人说,当你开始回忆时,你已在慢慢变老,细想再过几天,第一批90后也要30岁了。这一年,我们唱着土嗨的《野狼Disco》,买着各种国潮联名款,吃着童年“回忆杀”的零食,玩着同龄人才知道的游戏,随着年岁增长,还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出,出走半生,归来少年……毕竟怀旧就是当下最in的国民风尚,谁又能说自己老了呢?

01

火起来的旧物生意

年,旧物生意红火起来。“童年小卖铺”、“小时候”等装满童年回忆的小店成了“网红”,无花果、星球杯、泡泡糖、AD钙奶、溜溜球、万花筒……货架上的“童年回忆杀”零食、玩具琳琅满目,要说哪一样必不可少,非铁皮青蛙莫属。

新京报记者张洁摄

在我们小时候,大白兔奶糖是奢侈品。剥开糖纸,糯米纸入口即化,一嚼留下满嘴浓郁的奶香味。年,大白兔迎来了60岁生日,这颗国民奶糖重新C位出道,多点开花。

今年2月,大白兔亮相纽约时装周,推出限量礼盒。5月末,大白兔跨界风头正盛的茶饮圈,不仅开了大白兔奶茶店,还和光明推出了联名款牛奶。几乎同期,大白兔还与气味图书馆推出“快乐童年”香氛系列,包括大白兔气味的香水、沐浴露、身体乳、护手霜以及车载香薰等日化产品,一口气进军时尚圈,跨界餐饮界,显得丝毫不费力。

新京报记者张洁摄

“人旺气旺身体旺,财旺富旺运道旺,祝你旺上加旺……”旺旺是很多80、90后记忆中特别的存在,旺仔牛奶、旺旺雪饼和旺旺大礼包,每一样都是满满的“童年回忆杀”。旺仔家族中的浪味仙,更是因为英文名LonelyGod,被网友们尊为“寂寞神”,成为单身的代名词走红网络,成了新一代年轻人最喜欢的旺旺零食。

年,这位童年时的“天选之仔”,俨然成了国潮IP跨界的“老司机”。2月,一套手绘版56个民族旺仔牛奶罐刷屏,结合当下最火的盲盒形式出现,笼络了不少年轻人的心。旺旺推出雪饼台灯、旺仔小馒头沙发以及“旺仔大馒头”的官宣,也先后上了热搜,而早在此之前,旺旺就已经相继推出了联名款服装、配饰和旺仔气垫BB霜。

图/Matt旺家微博截图

在北京的五道营胡同和南锣鼓巷,也有着数家以出售老牌国货化妆品、日用品的杂货店。蛤蜊油、蜂花檀香皂、百雀羚擦脸油、万紫千红润肤脂、紫罗兰沉香粉、果香杏仁蜜、上海药皂、海鸥洗发膏……老牌国货密密麻麻地摆在柜台上,因为平价好看,年轻姑娘们走进来也忍不住买上一些。

图/小红书App截图

在小红书和短视频平台上,“国货之光”的话题很受欢迎。年轻的美妆博主们Po出她们评测的经典国货化妆品,谢馥春鸭蛋粉、佳雪神鲜水、玛丽黛佳眉粉、百雀羚面膜……这些口碑款产品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平民女孩的国货之光”、“再也不用买外国大牌吃土了”。

02

到新地标去怀旧

年,怀旧也“成就”了不少打卡新地标,二八自行车、电风扇、缝纫机和老式家具这些曾经的日用品,成为了追忆过往的标配。

△和平菓局。新京报记者余华尊摄

今年8月,北京市百货大楼里的“和平菓局”开业,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还原出鲜活真实的老北京生活。老北京小吃街、大青砖窄胡同儿、蜂窝煤、小马扎、绿皮火车、大戏院、照相馆、广告女郎画……这里迅速成为王府井大街上最热门的“打卡地”,如今每到周末还会排起长队。

△九木杂物社热卖的游戏机。新京报记者张洁摄

俄罗斯方块、超级玛丽、魂斗罗等80后专属的小游戏,在年也热度不减,毕竟在没有iPad、没有网游的年代,放了学冲向游戏机厅,曾经是最让人开心的课外娱乐。在复古杂货店的货架上,游戏机成了热卖款,而在怀旧主题的网红展览中,打卡拍照“特别出片儿”。

△“春丽吃饭公司”三里屯店。新京报记者张洁摄

年,“春丽吃饭公司”的生意依然火爆。在“春丽吃饭公司”三里屯店,墙壁被刷成两种颜色,上白下绿,壁龛里放着白色搪瓷杯,让人有种穿越之感。小店里张贴着“春丽月报”,门口橱窗的小展厅,在空闲时沿用“春丽”特色,摆上一张麻将桌,更多时候这里都有联名活动,与知乎合作的“招生”联名展、与阿迪达斯的联名活动,很受食客欢迎,引得众多网友在此打卡拍照。

△GOODONE旧物仓。图/资料图片

GOODONE旧物仓也是北京热门的怀旧风打卡地之一。自去年开业以来,这家店在大众点评App被贴上了“复古”、“文艺”、“乡愁”和“生活美学”的标签,时常位列“所在商场购物人气榜”的第一名。约4千平方米的店内,聚集了40多个复古品牌,黑白电视机、老式音响、传统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等,几乎每一件都能引发人们的记忆共鸣。

除了旧物展示,旧物仓还将老物件做成胸针、贴纸等创意品、手作,“随手一拍就是文艺大片”,不仅吸引了年轻人们相约前往,也有很多妈妈带孩子来打卡,“想让孩子知道,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

△大柳树夜市。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位于东四环外的大柳树夜市,是收藏爱好者与怀旧爱好者的乐园。这里每逢周二晚上至周三凌晨都有集市,商贩们卖的多是昔日生活的“旧货”,如今却也成了“藏品”。来逛市场的人们,白天有着体面的工作,但此时他们更心甘情愿褪去个人身上的标签,做一个心心念念的“淘宝人”。

△白塔寺会客厅。新京报记者张洁摄

在宫门口东岔81号的“白塔寺会客厅”,做菜的吧台、折叠的方圆桌、复古的厨柜,仿佛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儿有放学后跑来写作业的孩童,也有闲来无事唠嗑的阿姨。傍晚,一位大妈正在削土豆皮,吧台前一位大哥忙着切菜,他们都是居住在附近的街坊,在为一顿晚餐忙碌着,社区服务中心成了老中青三代人交流的共享空间,让人觉得新鲜而又似曾相识。

03

国潮风刮到便利店

年,国潮IP风头无二,撕掉土味标签,一跃成了潮流消费的风向标。这一年,国人对中国品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