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爱美之心不分男女,如今男人戴首饰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在湖北有一个小伙就很爱佩戴戒指,这一不小心两只手就足足戴满了53枚戒指!
本来还在幻想自己是威风凛凛的“指环王”,可不知不觉中,就感到手指胀痛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部分手指已经开始充血变形,有的还开始发黑了,看起来十分恐怖!
小伙父亲见状后,医院取下戒指,可医生也是束手无策,建议他们求助消防队。
接到求助后的消防队员立即赶往小伙子家中,经过了抹油润滑、细绳缠绕、铁钳夹断等不同方法后,终于取下来53枚圈戒。
而小伙的小指已经严重发黑坏死,医生建议只能截肢治疗。
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好端端的失去戒指,也失去了健康。
戒指本是一件能够装扮自己的饰物,但因为错误佩戴竟成了伤害自身的“凶器”。
虽然湖北小伙的做法有些雷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真有各种各样的乱戴戒指的现象呢~
有的人因为贪图漂亮,就想要将它们都戴在自己的手上,曾经我们说过的一位上海硬核阿姨为了炫富炫美,就足足戴了7枚大蛋面戒指。
但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膜会增厚,软骨会增生,因此一夜起来手指突然肿起来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样就会导致戒指卡住,因为戴太多就会互相挤压,导致难以取下。
时间长了,手指的肿胀现象就会更严重,如果不及时求助消防员取下,最后只能像那位小伙子一样落得个截肢的后果。
有些人为了防止戒指滑落,在购买的时候就会选择偏小一点的戒指,或是用线缠绕使之更紧。
但戒指戴得过紧,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受箍的手指和皮肤易成环状畸形,甚至产生局部坏死。
而且到了夏天,手指易出汗,汗水会让金属戒托中的元素更加活泼,也更加容易渗透进皮肤,因此在夏天戴太紧的戒指更容易发生过敏、皮肤溃烂的现象。
戒指除了是装饰品外,有时会带着更深一层的意义,比如有的是订婚戒指,有的是结婚戒指,有的是纪念日戒指等等。
因为这些特殊的意义,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就不摘下,希望能够长长久久。
虽然初心是好的,但长时间地戴着戒指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睡前不摘戒指,早晨起床时会因手指浮肿卡住,时间久了,可能会诱发手指疾病;
洗澡不摘戒指,沐浴露、洗发露等化学成分与戒指接触后,有的翡翠、珍珠等天然玉石珠宝戒面就会越来越丑,金属戒托也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皮肤过敏。
做饭时不摘戒指,尤其是一些雕花复杂精致的戒指,在被食物沾染上后,就很难清除干净。食物变质产生的病菌,可能会因为手指接触,而病从口入。
既然错误的佩戴方式都说过了,那么,戒指应该怎么戴才正确呢?
俗话说“三寸长寿,四寸无忧”,尺寸选合适了,自然就不存在什么卡住、取不下来的问题了。
在实体店,宝迷们可以通过试戴来选择尺寸,那么不在实体店怎么办呢?
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在某宝花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种叫做“戒指圈”的东西。每个圈口都有相对应的编号,还有直径对应图。试戴之后,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尺寸了。
那如果喜欢的款式没有自己合适的尺寸怎么办呢?难道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吗?
这也不难,除了和卖家商量能不能修改戒指尺寸外,也可以选择买大一号的戒指,佩戴时用红绳缠一层,或者调节戒指大小的硅胶圈,就可以避免戒指戴着戴着脱落了。
有时候本来戴上去尺寸合适的戒指,因为手指变肿或是发胖等原因直接取不下来时,千万别着急,宝迷们可以先轻轻扭动戒指,缓慢推拉,慢慢取下。
如果推拉感觉到疼痛,宝迷们可以适当地涂一些润滑剂,再慢慢转动戒指取下。
如果自己实在取不下戒指,可以前往珠宝店或是求助消防人员取下戒指,千万别等手指充血了,那可就于事无补啦~
其实戒指个数的选择也很有讲究,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单个佩戴,如果想要多个搭配的话也要注意选择,千万不能像开篇的小伙子一样,不管什么都往手指上套。
单个戒指佩戴:
佩戴单个戒指时,就要注意每根手指的不同寓意,这里就有着中西方两种文化差异了。
在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手指代表着不同的人生状态,食指是未婚,中指是恋爱,无名指是已婚,小拇指则是独身。
而在中国人这儿,戴戒指可是从大拇指就开始算上的。
大拇指寓意着安康福禄,食指寓意着左右逢源,中指寓意着八方来财,无名指寓意着百年好合,小拇指则寓意着辟邪挡煞。
当然了,在今天这个社会,已经很少有人把戒指戴在大拇指上了,因为实在是不够秀气。
宝迷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戒指的中西款式来选择相应的意义佩戴。
多个戒指佩戴:
而佩戴多个戒指,宝姐不建议大家炫富式的戴满,两个为宜,至多三个。
而在款式搭配上,宝姐也建议大家选择色泽相差不多的,有繁有简,互相搭配。
例如如果已经有了一枚蛋面翡翠戒指,那么第二个叠戴的可以选择素圈戒更为适宜,可以分为两个手指佩戴,也可以同时叠戴在一根手指上,更添情怀。
材质的选择上,也要选择相近的,如果有了翡翠,就避免选择其他炫目的彩宝,可以搭配同样浓浓国风的珍珠点缀。
同样的戒指,如果你戴对了,戴合适了,那就是指尖风情,但如果你戴错了,乱戴了,那就可能造成伤及自身的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