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第一步就是洗脸,为了更好的清洁面部各厂商推出了许多洁面产品,洁面产品的成分构成是怎样的?下面西米就和大家分享下相关内容吧。
先简单说说它的原料成分
清洁类化妆品中的原料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活性添加剂、防腐剂、香料、着色剂等,部分产品还包括一定的抗菌剂。其中表面活性剂是清洁类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一些清洁剂中甚至无水分。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配方设计的要求和成分,清洁类化妆品在市场上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皮肤情况做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成分所发挥的作用亦是不同,那下面分别介绍下哦。
表面活性剂是个啥?
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前面其实也有介绍这个成分,那么它的主要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湿润作用、吸附作用、增溶作用、乳化作用、发泡作用等。
当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在溶液中缔合成胶团,即表面活性剂可将不溶于水的动植物油脂或其他有机物裹在其中,形成胶束,产生增溶作用。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湿润作用,渗透到固体污粒的间隙里,使液-固之间的界面能低于固-固之间的界面能,破坏了固体粒子的内聚力,使粒子破解成微小质点。由于表面活性剂在其上的吸附,使其界面能自由能降低,在运动的条件下,分散到水溶液中。根据吸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带电性,粒子也可带上相同的电荷,再加上表面活性剂保护胶体的作用,显示出稳定的分散能力而不至于再凝聚。
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湿润或抗黏、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成为一类灵活多样、用途广泛的原料,在许多护肤品化妆品中都会有,这里仅介绍清洁类产品中比较常见的表面活性剂。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成分党老司机对此成分大都不带好感,主要是因为这个成分去脂力极强,为油性皮肤或男性专用洗面乳的常用成分。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比,属于刺激性较大的原料之一,浓度过高时对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因具有较强的去脂力,可以破坏皮脂膜,不宜长期使用,以免造成皮肤自身屏障功能的破坏。这类产品不用用于敏感性皮肤和干性皮肤。
2、聚氯乙烯烷基碳酸钠(SLES)也属于去脂力佳的表面活性剂,其对皮肤和黏膜(如眼睑)的刺激性较(SLS)小。这类清洁剂应用广泛,除用于面部清洁剂外,还大量用于沐浴乳和洗发精的配方中。
3、酰基磺酸钠酰基磺酸钠具有优良的洗净力,且对于皮肤的刺激性低,还具有极佳的亲肤性,清洗时或洗后皮肤的感觉较佳,皮肤不会过于干涩,且柔嫩感明显。以此为配方的洁面乳,pH通常控制在5~7,适合正常皮肤使用。
4、磺基琥珀酸酯类属于中度去脂力的表面活性剂,较少作为主要清洁成分,常与其他洗净成分搭配使用,具有强力发泡作用,除洗面乳外,还常用于泡沫沐浴露及儿童沐浴露,或在发泡较差的清洁剂中作为增泡剂使用。其本身对皮肤和眼结膜的刺激性较小,是温和的洗净原料。
5、烷基磷酸酯类属于温和、中度去脂力的表面活性剂,这一类制品必须在中性或偏酸性的环境,才能发挥洗净作用,与皮肤的亲和力好,洗时和洗后触感均佳。
6、酰基肌氨酸及其盐类对皮肤和头发十分温和,泡沫丰富,调理性能好,并有抗静电效应,且对多种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相容性,故该类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其良好的温和性和调理性能使其成为泡沐浴、泡沫浴油和身体用清洁剂理想的原料。如月桂酰基肌氨酸三乙醇胺盐对人体皮肤极温和,是粉刺皮肤清洁剂的最佳原料。
(二)两性表面活性剂
常见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有甜菜碱、氧化铵、氨基酸型和咪唑啉。这类清洁剂的刺激性均低,且起泡性能好,去脂力属中等,适用于干性皮肤和婴儿清洁配方。如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采用天然氨基酸成分为原料制造,其本身可以调整为弱酸性,因此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亲肤性特别好,是目前高级洗面乳清洁成分的主流,但成本高。
(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清洁类的产品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目的主要有:在洗发、护发过程中做调理剂;用于消毒,如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氧化铵,商品名洁尔灭。该类产品均有良好的抗静电、杀菌、灭菌等消毒性能,在化妆品中主要用于消毒灭菌和调理剂。
(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烷基醇酰胺由脂肪酸与单乙醇胺或二乙醇胺缩合制得,是一类多功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性能取决于组成的脂肪酸和烷醇胺的种类、两者之间的比例和制备方法。常用烷基醇酰胺单乙醇酰胺。
2、烷基聚葡萄糖苷此表面活性剂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备获得,对皮肤和环境没有任何的刺激和毒性。清洁力适中,为新流行的低敏性清洁剂,但在洗面乳中以这类为主要成分的仍不多见。
(五)天然表面活性剂
天然表面活性剂是以植物或动物组织(如植物种子、根、茎、植物分泌物或动物分泌物等),通过物理过程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得到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常见的有茶皂素和绞股蓝等。
保湿剂用来保护皮脂膜?
清洁剂在去除污垢的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损伤皮脂膜,使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皮肤容易变得干燥、粗糙。为了减少皮肤表面的损伤,在清洁剂中常常加入具有保湿和修复皮脂膜功能的原料。这类物质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可以吸附并保留水分,在维持皮肤水合作用的同时维护皮肤的屏障功能。包括润肤剂、吸湿剂等。润肤剂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湿薄膜而阻止水分丢失,使皮肤柔软、光滑,如十六烷基硬脂酸盐、二辛酰基马来酸盐等。吸湿剂指能吸收水分的物质,可以将皮肤深层水分吸引到角质层,从而增加皮肤表面水分,如甘油、丙二醇、尿素等。
在清洁类护肤品中常用的保湿剂有:传统产品中使用广泛的甘油、尿素、乳酸;皮肤中固有的成分如透明质酸、吡络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胶原蛋白等,是近年来开发出的新一代保湿剂,可在皮肤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锁住水分;从动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如海藻提取物、甲壳素衍生物,是生理上十分安全的保湿剂。硫酸软骨素也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制备的酸性黏多糖类物质,分子中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具有调脂、抗炎及弱的抗凝血、抗血栓生物活性,对维持细胞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活性添加剂作用其实很有限!
活性添加剂是具有一定舒缓、美白、抗皱等护肤功效的添加剂。多为植物和中药提取物,如芦荟、海藻及薄荷等,也包括维生素及矿物质。清洁剂在皮肤上存留时间短,发挥的功效作用有效!
防腐剂不加不行哇
为杀灭、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长的制剂。在清洁类护肤品中,为延长清洁剂的存放时间,和加强清洁剂的抗菌作用,常添加防腐剂,实际应用中往往同时添加多种防腐剂以扩宽抗菌谱,增加抗菌效果;同时减少每种防腐剂的含量,较少刺激反应。
综上可以看出,洁面产品的配方需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内容,清洁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保湿,从洁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又能得出,其清洁都是在去油脂哦,所以对于皮肤敏感角质层已经损坏,皮脂膜更无从谈起的小伙伴们,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使用洁面产品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严重时停止使用洁面产品都是可以的哦。洁面产品虽好,也要因时因地区别使用哦!
那么市面上的洁面产品那么多,怎么选,怎么用呢?下期西米将分享相关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