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曲折的岁月
图片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现在正是夏天,这天一热就容易出汗,不过也没关系,回家洗澡。那现代人每天洗澡,那是常事,我们也可以想一下生活在古代那可怎么办呢?估计,大多数人会有两种印象:一种是觉得古人他可能一辈子都不怎么洗澡吧。另一种,古人洗澡是不是都跟着古装剧里演的那样,要么是嫔妃贵妇在侍女簇拥下浸泡在铺满花瓣的大木桶里,要么是置身在林中的湖水池塘里,然后多半会被路过的某位主角给碰见。
图一咱们首先说,中国的古人肯定是经常沐浴洗澡的,但是这种出处的古人洗澡洗浴方式对不对呢?先说在池塘湖水里沐浴,是不是电视剧里的方式。其实是在秦汉时期生活在江河湖泊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其他地区的一般使用井水,也就是在浴室。
图二唐代以后尤其是宋元时期,一般人家的房子里,都有了自己的浴室,而且按照那个时候的礼仪呢,有客人来访,那就得先沐浴再摆宴席招待。咱们现在还在用的接风洗尘这个词儿,就是打那那时来的。宋代的时候不光家里有浴室,还有当时的洗浴中心即公共澡堂。
图三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会相约定期到公共澡堂去沐浴,其中北宋时的宰相王安石,是出了名的不爱洗澡,所以他的好友吴充为了纠正他这个不良习惯,就经常跟王安石相约去当时的澡堂。于是,王安石在这种约束之下也就渐渐改掉了这种不爱洗澡的习惯。
图四跟不爱洗澡的王安石相反的,是大文豪苏轼,苏轼他就喜欢上公共澡堂去沐浴,而且还写过两首《如梦令》来描述,这首词里的有一句“揩背人近日,劳君挥肘开”揩背指着就是搓背,说明当时的澡堂都已经有搓背业务了。
图五到了元代的公共澡堂,洗澡的程序那就更讲究了,人进去以后大概是这么个流程:到了澡堂之后,汤池里洗一会儿,然后在里间歇会儿,然后再洗,同时梳头、刮脸、修脚等。身上都喜好了,也晾干了,穿上衣服再喝几口避风酒才算结束。这样看来,现在的澡堂或者洗浴中心不过如此。
图六这个说完了在哪儿洗咱们再来聊一聊古装剧里的木桶的靠谱吗?可以说对了一半,因为古人说是由木桶,倒不如说是浴盆更为普遍。这容器体积比较小巧,适用于洗脸、洗手、洗脚和洗头的。
图七体积大的是用来洗身子的,身子浇水之后,用洗浴用品擦抹身体。说到洗浴用品啊问题又来了,古代的沐浴用品,一般是什么呢?其实咱们现在都是用沐浴露或者香皂,其实咱们爷爷奶奶那辈人会管香皂叫胰子。这个名字就是古代的时候传下来的,因为最初的意思是用猪的胰脏洗净,剔除脂肪,研磨成粉,再加入豆粉、香料等等,自然干燥后做成的。后来人们压制成球状或者块状,就变成了后来的胰子(香皂)。
综上所述,古人洗澡沐浴还是比较讲究的,甚至各个方面都不输给我们当代人,因为小编脑洞有限,暂时给各位分享这么多,望各位多多留言讨论。
本文作者原创,未经作者允许,严禁一切行为的抄袭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