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古代人们除了选择出家修行很少剪发。他们将头发盘成一圈又一圈的发髻,以示对父母恩情的珍视。后来清朝认为男子长发博帽是亡国之兆,于是男子开始逐渐改变这种习惯。到了民国时期,新思潮的影响下女子开始剪短发,显得清爽利落。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更新,各种非主流的发型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珍视父母所赐予的发肤之恩。古时候洗浴有何妙招随着各种清洁用品的日益增多,现在我们有很多选择。然而在没有这些先进的洗护产品的古代,人们是如何洗澡和洗发的呢?我相信聪明的中华民族肯定有自己的办法,他们或许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间发明了一些神奇的技巧。在古代洗发被称为沐,因为古人头发长且护理麻烦,所以一些“上班族”会请假来专门洗头。据《礼记·玉藻》记载:沐稷而靧粱。其中沐指的就是洗头,而稷是指由粟黍等煮成的水,即我们俗称的淘米水。淘米水碱性强,具有去污和止痒的作用。现在我们用的洗发水和沐浴露中也有含有碱性物质。淘米水的美白作用相较于现在广泛使用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淘米水不仅天然健康,而且具有美白功效。如今淘米水已经不再被人们用作沐浴之水,而是被现代化的洗发水所取代。即使是在贫困的家庭中也很少有人会使用淘米水来洗头发。有些人会用淘米水来洗脸,以达到美白的效果,但这种行为已经变得不再普遍。这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皂荚可洗浴可入药在古代并非每个人都有淘米水可用。在粮食匮乏的时代,粮食是极为珍贵的物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用。那么贫苦人家用什么来沐浴呢?实际上更早之前就有人开始使用皂荚进行沐浴了。皂荚是一种豆科植物,含有丰富的胰皂质,具有强大的清洁能力,同时也有除湿、祛风、治头风和头痛等功效,因此也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此外,皂荚生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耐寒,最适合老百姓使用。《南史齐本纪》中也有记载,许多豪门贵族都使用这种物品进行沐浴。另外古代老百姓还使用其它物质来沐浴,例如电视剧中常见的花瓣浴和草药浴等。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是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清洁身体,还能够起到保健和美容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草药等物质时需要注意其成分和用量,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