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都要囤,我是不是有病

免费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3813.html

你喜欢囤货吗?

最近有网友在19楼APP上发帖

说他很喜欢囤货,包装盒都不放过

19楼APP用户

健康小马甲

借楼发帖。疫情发生后,戴口罩变成了生活常态,但戴口罩对我来说是种折磨,每次摘下口罩后脸颊中间就会有两条红痕,有次戴的时间久了都磨破了皮,也因此被身边的朋友开过玩笑。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有一种专为大脸设计的口罩,买回来一戴,终于让我的耳朵和脸得到了解放,从这以后,我就开始疯狂地囤这款口罩,一下子就买了七八包回家,之后在公司也囤了四五包,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只要是标有“大脸专用”的,我看到就会买。看到柜子里塞得满满的口罩就会感到安心。

而口罩不是我唯一囤的货,各种香味印花的纸巾要囤,香味好闻的沐浴露要囤,拆快递拆到好看的包装盒也要囤,家里柜子,床底下堆满了我的“战利品”。

我这样正常吗?虽然我知道根本没用,我也用不了这么多东西,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该怎么办。

带着他的烦恼,治医院精神科主治医生王磊。

我们常说的囤积癖,其实是一种囤积症状。首先要区分囤积症状与囤积障碍。因优惠活动而囤货,或是因爱好而收藏,这样的行为属于囤积行为。而要判断是否存在囤积障碍问题,还要满足很多条件。囤积障碍患者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会过度并持续地购买囤积,或难以丢弃一些在别人看来价值不高或没用的东西。例如大量废报纸,旧书等。这些大量囤积起来的物品堆积在生活环境中,已经妨碍到了空间的功能使用。患者也因囤积行为,产生了心理压力,并影响到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就属于囤积障碍了。正常的收藏、购物,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物品堆积,但这类行为是带有计划性的,并让我们在经济、心理上获益。比如一些爱收藏旧书的人,虽然对于收藏也难以丢弃,但是他们藏品的摆放都是井井有条,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不至于妨碍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这样的收藏可以算是一种囤积的行为,但是并没有达到囤积的精神障碍。?囤积症从何而来?一类囤积症是原发性囤积障碍。原发性的囤积症状一般首发于11-15岁,年幼时就会产生囤积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囤积行为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进行干预治疗的效果也会变差,一般在30多岁左右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建议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如果囤积的行为引起了很强烈的焦虑的症状,可以对症地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缓解焦虑程度,但是针对囤积的行为,还是以心理治疗为主,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参与治疗的患者及家属应做好心理建设。囤积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治疗的意愿是最重要的,治疗需循序渐进,包括设定一个目标,建立激励机制,培养物品摆放、定期清理的习惯。另一类是其他疾病引发的囤积症状。某些躯体疾病会诱发囤积的症状,如脑外伤,脑肿瘤,老年痴呆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首先解决患者的身体疾病,再对症下药。我曾接诊过一些老年人,他们不停往家里捡破烂,家人都非常痛苦的,但老人却不自知。因为老人患有老年痴呆,记忆力、认知能力都明显下降,这时的囤积的行为就是痴呆诱发的。于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治疗老人的痴呆症状以减轻囤积行为。此外,还有一些从小智力发育障碍的患者或孤独症的孩子,他们由于自身兴趣和认知功能的下降,导致的一些刻板行为,就会有囤积症状的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把它视为囤积障碍,只能归结于是一种神经发育的疾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