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从今年起,年轻人买到了更多的国家产品。在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中,九五后的消费者数量比去年增长了11%,消费者购买国内和进口产品的比例是1.7,而到了年,这个数据将会达到1.3。
国外品牌一向被人们认为质量好,使用起来很有面子,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国产品牌。特别是在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后,他们开始喜欢上了国货,也喜欢上了自己的国家品牌。但也有一些品牌,因为他们的历史,已经根深蒂固,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华夏的,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被外国公司买走了。
哈尔滨啤酒,益力矿泉水,乐百氏,银鹭,中华牙膏,大宝,熊猫洗衣粉等等。那时,它以其低价、优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中国市场逐渐打开之后,很多外资品牌都以其强大的财力将本土品牌“收归旗下”,并利用原有的渠道进行营销。
如此一来,外国公司完全可以替代本土品牌,在中国“捞金”。比如乐百氏,这个在国内很受欢迎的饮料品牌,就是在法国达能公司对乐百氏进行大规模并购的时候,被“搞垮”了。乐百氏被收购后,达能逐渐将其边缘化,达能通过乐百氏的渠道,将其推向市场。
年,达能宣布停止益力,而脉动的销量则继续攀升,年销量突破98亿,乐百氏已经陷入了困境。和乐百氏一样的品牌,也有不少,比如曾经在华夏风靡一时的熊猫洗衣粉。
熊猫洗涤剂起源于年代,现在已是家喻户晓的洗涤剂。到了90年代,它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60,吨,并且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一直维持在10%左右,在国内的排名中排名第三。当时,外面还流传着一句话:北方有大熊猫,南方有白猫。而被宝洁公司收购后,这个品牌也渐渐销声匿迹,令人遗憾。
九十年代左右,随着世界各地的开放,很多外资企业都在中国投资建厂。这里面,有美国知名的宝洁集团。那时,外资企业要想占领中国的市场,最迅速的方法就是购买当地的品牌。很多本地的品牌,在见到外资企业的时候,也想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打开国外的市场。所以,很多地方品牌在面对外资企业的“橄榄枝”时,都“上了套”。
宝洁公司自从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就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宠儿。飘柔,玉兰油,潘婷,舒肤佳,这些东西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的身体都充满了圣洁的气息。所以中国市场是宝洁公司的“摇钱树”。宝洁曾占据中国47%的市场份额,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快餐品牌都来自宝洁。
熊猫洗衣粉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与美国的宝洁公司合作。那时候,宝洁和熊猫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宝洁公司占据60%的股份,并拥有50年的熊猫洗衣粉的使用权。宝洁公司在没有更改配方的前提下,把熊猫洗涤剂的售价提升了50%。
在日常使用中,由于有很多品牌可供选择,消费者只想买到实惠,所以提价是不明智的。熊猫牌洗衣粉价格上涨之后,销售急剧下滑。此时宝洁公司已经开始生产自己的品牌洗衣粉,也就是市场上常用的“去污剂”和“碧浪”。由于缺乏广告和产品的更新,每年的产量都在下滑。这极大地打击了熊猫洗衣粉的购买欲,使其销售急剧下降。
宝洁公司在熊猫的品牌价值耗尽之后,将其出售给了北化二。但到了这个时候,“熊猫”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宝洁则趁势在中国的日常消费品市场形成了一股“霸王”的局面,包括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牙刷等。宝洁公司通过品牌组合,竞争,收购竞争对手,以其产品覆盖消费者的生活。宝洁在中国的日化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也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宝洁公司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宝洁成立于年,迄今超过年,在年,它的市值达到了世界第六,名列《财富》强排行榜第十名。现在,宝洁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亿美元,也就是超过1兆人民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企业。
但近几年,这些日化行业巨头频频受到负面影响,其品牌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宝洁公司去年宣布美国的产品被检出致癌物,并将对美国所有的Pattin产品进行全面召回。另外,舒肤佳被平顶山工商局以欺诈、误导消费者的名义处以,元的处罚。
而关于宝洁的投诉也超过了2条,很多人都说,“海飞丝洗发水的质量问题很大,洗得越久,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宝洁在这些事件中可能会有一些销售下降,但还不足以动摇宝洁在市场上的地位。
财政年度,宝洁在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中占到了总营收的10%,达到了亿元,较上年同期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2%,而大中华区则是除了北美、欧洲之外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成长势头最猛的地区。宝洁高在三月份也公开宣称,五十亿宝洁员工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中国。
其实,我国许多优秀的本土品牌,也常常被外资企业“挤出市场”。熊猫洗衣粉之所以销声匿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过去的一年里搞错了一副牌。如果销售良好,就不需要和大公司进行合作。而且洗衣粉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如果要做高端产品,熊猫的品牌效应就足够了。可惜,他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当然,国内的品牌也在追赶,云南白药,拉芳,六神,百雀羚等,都有很好的市场。中国品牌的不断涌现,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你还认识那些国内的牌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