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回忆,名字含洋的15种物件,

在四五十年之前,当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各种含“洋”的物品所充斥。

小孩吃的糖果叫“洋糖”,洗手用的香皂叫“洋胰子”,还有“洋袜子”、“洋油”等等。

洋火

而我们之所以喜欢用“洋”来形容这些生活用品,是因为在当时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就像在汉朝时,我们称呼外国的商品为“胡”,比如胡椒、胡琴以及胡瓜(黄瓜)等。

明朝则喜欢用“番”来称呼外国的商品,比如番舶(洋人的船)、番茄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我国的工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此需要依赖进口“洋货”,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时至今日,很多物品带“洋”字的叫法已经被逐渐淘汰了,但是许多老一辈的人们已经改不回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忆一下,那些曾陪伴无数人多年的“洋货”吧,看看大家还能记得几个......

洋车

洋车就是自行车,这是北方很多地区的叫法,也有地方(四川)称自行车为“洋马儿”。

那时候能有辆永久牌的“洋马儿”,可是一件时髦又得意的事情,因此人们还把骑自行车调侃为“骑洋马儿”。

并且自行车在当时可是结婚必备四大件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洋火

在当时人们普遍都将火柴称呼为“洋火”,现在很多农村上岁数的老人,仍是叫它为洋火,少部分地区也叫它“取灯”。

当时农村烧柴做饭、点煤油灯以及老人抽旱烟都是用的洋火,还记得当时最常见的就是“泊头牌”的了。

小时候家里打发我去买火柴,也总说的是“去供销社买两盒洋火回来”,真是满满的回忆......

洋钉

在古时我国采用的多是榫卯技术,虽然也有铁钉,但是运用的并不广泛。

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用的很多大多数钉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因此渐渐的大家就将所有的钉子,统称为了“洋钉”。

全自动洋钉制造机

即使现在我国的钉子都是国产的了,还是有很多人叫它洋钉。

洋胰子

洋胰子这种叫法,估计很多80后都不大了解,其实它就是我们经常用来洗脸、洗手的香皂,很多人也会用它洗头和洗澡。

当时经常会有小商贩走街串巷的叫卖:“香喷喷的洋胰子呦,一毛钱一块~”。

可以说当时一毛钱一块的洋胰子,便能完全替代现在“花里胡哨”的洗面奶、洗发液、沐浴露等一系列洗漱用品。

洋碱

很多人会把“洋碱”和“洋胰子”给记混了,虽然它们外观有些相似,但是用途却是完全不同的。

洋碱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肥皂,是当时人们用来洗衣服的东西。

在七八十年代,像“洋胰子”、“洋碱”这类的物品,在很多人眼里都是稀罕物。

河边用洋碱洗衣服

著作家冰心的《关于女人·张嫂》中,曾有这样一句对话:“是了,你们的衣服是讲究的,给我一块洋碱!”

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人们眼中,只有十分讲究的衣服,才舍得用洋碱来清洗。

洋油灯

在那个大部分地区还没通电的年代,洋油灯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照明工具。

这里的“洋油”说的其实就是煤油,现在人们都叫它煤油灯。

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晚上点着煤油灯后,一家子人整整齐齐的围坐在一起的场景。

父亲经常是皱着眉头看当天的报纸,母亲在缝补着家里人的衣物,自己则是在低头写着作业,母亲还会时不时的起身调节洋油灯的亮度......

洋腊

洋蜡烛,在那个年代也是十分常见的照明工具,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后,虽然部分农村实现了通电,但是供电十分的不稳定。

因此一旦遇到了停电的情况,很多家庭都会选择点上一根洋蜡烛用来照明,一般都是白色居多,也有红色的洋蜡烛。

洋镐

洋镐一般都是指的十字镐,在我国部分地区也叫它为“镐头”。

这种工具在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是石匠和从事铁路工作这类人员使用的一种,具备较大破坏力的工具。

洋线

过去人们把自己纺制的叫做土棉线,而为了方便区别,就把工厂中生产的缝纫机用线,以及进口的精纺棉线叫做洋线。

洋瓷碗

这里的洋瓷其实就是“搪瓷”,类似的还有洋瓷盆,在当时农村大多数都是木盆,这种瓷盆则被叫做洋瓷盆或是搪瓷盘。

洋灰

那个年代的洋灰袋子

在当时人们将这种由英国人发明的建筑材料,称为洋灰,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水泥。

虽然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水泥只是一种在平常不过的东西了,但在当时洋灰确实算是一种十分新奇的建筑材料。

即便是到了今天,仍有很多人愿意用洋灰来称呼水泥,不过一般都是“爷爷辈”的那批人了。

洋锹

洋锹说白了就是铁锹,这是一种在农村经常会用到了一种农用工具,即便是现在,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也依旧离不开它。

洋娃娃

当时在中国特别流行的洋娃娃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里,尤其是女孩子都会想要一个洋娃娃吧,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玩具,洋娃娃从那个年代起到今天,依旧风靡全国。

如果小时候在生日当天收到父母送的洋娃娃,那一定会高兴很长一段时间的。

即便是现在也有许多成年人的兴趣爱好仍是——收集洋娃娃。

洋山芋

这种植物有很多名字,除了洋山芋它也叫洋芋、土豆、山药豆以及马铃薯等。

这种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要食品品种之一,在国际上的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

洋柿子

和洋山芋一样,洋柿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番茄,也是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直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才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洋柿子。

值得一提的是,未成熟的洋柿子是不能食用的,过量的食用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小洋房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带“洋”的物品还有很多,比如洋房、洋元、洋画以及洋桶等,食物方面也有洋葱、洋姜、洋槐以及洋石榴等等。

洋葱

其实之所以在那个年代,我们会将这么多物品的名称上加一个“洋”字,这全是因为当时我国的工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经过这些年来的奋起直追,我们早已实现了“弯道超车”,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了,“MadeinChina”更是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就像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华流才是顶流”,希望我们的“中国制造”可以成为世界的顶流!

大家知道七八十年代还有哪些带“洋”字的物品呢?

有人知道外国人都是怎么称呼“中国制造”的产品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