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沐”,右图为“浴”↑↑
如今的社会,各种洗浴用品层出不穷,但在古代,古人没有沐浴露和洗发水。那么,是怎么做好个人清洁的呢?据宋代《鸡肋编》记载,南方女子有用草木灰浸水洗澡去污的习惯,而北方人则喜欢用淘米水洗澡去污。这种去污的方式,据说从周朝就开始了。不仅廉价舒适,而且还具备保健效果,因为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草木灰是稻草和秸秆焚烧后留下的灰末,其中含有碳酸钾的成分;将草木灰溶解于水后,过滤得到的是碱性的溶液)↑↑古代的女人在捣草木灰图↑↑
↑↑草木灰↑↑
而除了草木灰和淘米水外,古人也从自然界找到了肥皂的替代品,那就是“皂荚”。皂荚可能是时间最长的沐浴用品。古人通常将皂荚砸烂,然后用纱布过滤,沥出汁液,并用于洗头洗澡。亦或是把皂荚剥开,将内部那一层光滑的黏液刮下来就可使用。(皂荚这种豆科植物在中国广泛分布,不仅可以用来洗澡,而且还有去风湿和治牛皮癣的功效。而且使用方法也很简单,等同于今天的洗发水和沐浴露。)↑↑皂荚↑↑
古人洗澡装备齐全。在众多古装剧中,我们常看到的洗澡工具是木桶。其实,除了木桶,古人还有其他丰富的洗澡器具。自汉代以后,木质澡盆开始出现。木质澡盆造价远比青铜器具低,沐浴也由此开始普及,普通百姓也能在家中享受沐浴的乐趣。当然,皇宫里的沐浴体验自然与众不同。浴池较明确出现,约在秦始皇当政期间。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有“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的句子。从这里可以推断:阿房宫中是筑有水道的,外面的渭、樊二川之水,可以引流入宫。宫人洗浴之后的脂粉水,又通过水道流出,以至使“渭流涨腻”。由此可以想见阿房宫中是有浴池的,而且数量不少,质量也不低。↑↑古时候的浴盆,相当于现在的浴缸↑↑
↑↑古代泡澡池/温泉池↑↑
{图片与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非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