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表面活性剂?(定义、功能、分类)
表面活性剂,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应用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主要功能包括乳化、分散、增溶、起泡、清洗、润滑和柔软等。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极少用在洁面产品中,所以我们暂不考虑阳离子表活。
2、如何分辨表面活性剂并选择好的洁面产品?(从成分表判断区分各类表活、刺激性、找其他产品的成分表出来佐证)
*阴离子表活
-皂基
特点:清洁力强,但洗后皮肤容易干燥紧绷,不适合干性肌肤和敏感肌,容易造成过度清洁,损伤皮脂膜。
从成分表分辨皂基洁面:皂基是由脂肪酸和强碱反应过来的,成分表中同时出现脂肪酸和强碱,即可判断为皂基洁面。
常见的脂肪酸:
肉豆蔻酸
月桂酸
棕榈酸
硬脂酸
常见的碱剂: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三乙醇胺
例如:
资生堂洗颜专科柔澈泡沫洁面乳
露得清深层净化洗面乳
-SLS/SLES
SLS(Sodiumlaurylsulfate),即:月桂醇硫酸酯钠
SLES(SodiumLaurethSulfate),即: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
这两个表面活性剂由于廉价且清洁力很强,被普遍应用在牙膏、洗发水、沐浴露等各类洗护用品中。但由于强大的去脂力,所以刺激性也很大,使用SLS或SLES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产品一般通过复配其他表活降低其刺激性,但仍不建议长期使用此类洁面产品,尤其是干性皮肤和敏感皮。
这类清洁产品很容易分辨,只要看到成分表中有月桂醇醚硫酸钠,烷基硫酸盐,月桂酰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酯钠等与此类似的名称即可判断为SLS或SLES表面活性剂了
例如:
丝塔芙洁面乳
希思黎亮肤泡沫洁面乳
-氨基酸表活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氨基酸与各种脂肪酸反应得到的类表面活性剂。其性质温和、清洁力强、泡沫细腻、生物降解率高、与各种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是现在的洁面产品中的主流表活体系。
氨基酸表活的PH值与人体肌肤和头皮更接近,所以用后不易产生紧绷感。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婴童或皮肤敏感者更应该选择氨基酸表活的清洁产品。
一般看到椰油酰、月桂酰、肉豆蔻酰等脂肪链,后面接着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末端再加上钠、钾等的,即为氨基酸表活。必须注意的是,仅仅加入了氨基酸的不能算是氨基酸表活的洁面,成分表中若只添加精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只能起到保湿作用,而并无清洁作用。
常见的氨基酸表活:
椰油酰谷氨酸钠
月桂酰谷氨酸钠
肉豆蔻酰谷氨酸钠
硬脂酰谷氨酸钠
棕榈油酰谷氨酸钠
椰油酰甘氨酸钾
椰油酰甘氨酸钠
EltaMD氨基酸洁面
芙丽芳丝净润洗面霜
*非离子表活
APG(AlkylPolyglycoside),即烷基糖苷,是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清洁能力与氨基酸类似,刺激性比氨基酸更小,但由于pH值高,可能稍敏感的人会感觉到刺痛感,并且洗后有假滑感。APG成本较高,所以使用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品牌较少。
分辨此类洁面产品很简单,只要成分表中出现:“XX糖苷”,如癸基葡糖苷、辛基普糖苷、月桂基葡糖苷、椰油基葡糖苷,且不含有SLS或SLES,即可判断为非离子表活的洁面了。
例如:
宝拉珍选大地之源洁面凝胶
馥蕾诗玫瑰润泽洁面泡沫
*两性离子表活
现在常用的人工合成两性表面活性剂,其阴离子部分大多是羧酸基,也有少数是磺酸基。其阳离子部分大多是胺盐或季胺盐。由胺盐构成阳离子部分的叫氨基酸型;由季胺盐构成阳离子部分的叫甜菜碱型。
两性离子表活刺激性低,亲和力强,但同时发泡、润湿和洗涤能力也最低,通常用作织物整理助剂、染色助剂、钙皂分散剂、干洗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缓蚀剂等。较少用于洁面产品中,或一般不会作为主表活,而是作为与其他表活配伍的次要清洁成分。
综上所述,我们对主要表活成分进行排序是这样的:
刺激性:APG<氨基酸<SLS/SLES<皂基
氨基酸表活的洁面是目前的主流,性价比相对更高,因其在温和的同时保证了适中的清洁力,能清洁干净的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皮肤屏障,使用感温和,价格适中,同时可选择的产品也更多。